首页 > 中国地方经济 > 重庆 > 正文
重庆市信息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

时间:2021-10-27 14:26:28 阅读: 来源:www.qqjjsj.com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信息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经信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信息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年10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信息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

信息安全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迅速,但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落实市委、市政府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决策部署,大力提升我市信息安全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推动信息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我市“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带来的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带动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加强多层次人才支撑保障,培育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将信息安全产业打造成为全市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信息安全产业在发展驱动和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建设等对信息安全的客观需求,以有效需求牵引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创造高层次需求。

——创新驱动。积极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加大资本助力作用和创新供给能力,有效推进技术成果转化。以创新优势引导产业资源集聚,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强园区载体建设,推动产业链分工协作、错位发展,提升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与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协同推进实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示范引领。加强行业推广应用,加快区域特色试点先行,引导信息安全产品向服务化、高级化转变。促进信息安全产业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推动信息安全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民生等领域应用推广。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产品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应用推广示范成效显著,产业发展生态健康有序,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工控安全、云安全、商用密码、可信硬件与安全服务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知名信息安全产业园区打造富有成效,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信息安全产业集聚高地和应用示范创新基地。

——产业规模。到2025年,全市信息安全产业收入达4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15%。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工控安全、云安全、商用密码、可信硬件与安全服务等细分领域快速发展。

——园区建设。到2025年,培育1—2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信息安全产业园区,成功创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建成信息安全方向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

——企业培育。到2025年,引进培育10亿级信息安全企业8—10家,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品100个,突破一批信息安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部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产业生态。到2025年,建设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信息安全公共服务平台与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制修订一批标准,举办系列行业高端论坛峰会,打造良好产业生态。

四、主要任务

(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重点企业、知名企业联合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制造业企业围绕国家战略,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攻克一批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核心技术。鼓励重点企业在网络安全、商用密码、数据安全、工控安全、云安全、可信硬件与安全服务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建立健全重点信息安全产品培育库,探索制定评价标准,大力支持核心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

2.推进信息安全创新成果转化。健全完善信息安全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探索建立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交易和成果转化平台,畅通创新能力对接转化渠道,实现大中小企业之间创新能力共享、创新成果转化和品牌协同。充分利用我市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带来的丰富应用场景,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建设带来的巨大应用需求,加快信息安全创新产品、服务的先行先试和推广应用,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3.加强信息安全技术机构能力建设。支持重点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建立信息安全实验室,强化信息安全基础理论研究。面向5G安全、云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一批信息安全创新平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支持相关科研机构加强能力建设,围绕国家战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二)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4.加快打造知名园区。坚持规划先行,打造定位合理、协同发展的信息安全产业园区。支持重庆高新区依托重庆高新软件园建设重庆市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基地,加快打造集信创技术攻关、创新孵化、信创生态开放、适配认证等为一体的信创产业生态。支持重庆经开区打造重庆市智能产业密码应用示范与科技创新基地,加快构建“产学研用管测培”多位一体的密码产业生态体系。支持合川区建设合川网络安全产业城,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安全、车联网安全、应用安全、量子通信技术等,加快建设信息安全方向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联合创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支持西部(綦江)信息安全谷建设网络安全产业集群和数据灾备安全产业集群,建立健全学历教育、科研平台、技能培训等体系,积极创建市级信息安全产业园。支持璧山区加快建设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技术等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支持两江新区、渝北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永川区等区县围绕工控安全、云安全、信创产业等打造信息安全特色产业集群。

(三)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5.加强重点企业培育。构建融通发展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龙头骨干企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并购,大力拓展应用市场。围绕重点发展方向,加快培育一批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强企业间联合协作,鼓励信息安全领域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互合作,共同构建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

6.引进实施重大项目。瞄准行业知名企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其来渝设立研发中心、创新中心、运营中心,集约政策资源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策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推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放应用场景,推进实施一批项目,推动成熟模式在更多领域应用推广。

(四)统筹扩大供需市场。

7.加大重点领域有效供给。支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构建信息安全新理念、新架构。加强商用密码产品的研发,突破国产高性能密码产品发展瓶颈。支持研发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应用安全防护、数据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数据共享安全保障等数据安全产品,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围绕工业互联网设备、控制、网络、标识、平台、数据等环节安全防护需求,建设工信安全预警平台,加快工业主机快照回滚、控制系统漏洞挖掘、控制系统内生安全、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和全生命周期保护等工控安全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发展云安全管理、云灾备、云工作负载保护、云上数据保护等安全产品,全面提升云安全保障能力。大力发展信息安全相关领域的基础元器件、芯片、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安全可信硬件,以及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高端行业应用软件、新兴技术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安全可信软件,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8.扩大信息安全有效需求。面向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推进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使用,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体系。探索开展信息安全项目试点示范。加快推进融合发展,面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原材料等行业领域以及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应用场景,推动信息安全技术、产品、服务融合应用发展。推动能源、金融、交通、水利、卫生医疗、教育等重点行业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立态势感知、通报预警、应急响应、安全运营等安全机制及防护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建设。

(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9.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层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大力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结合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培养一批创新型中高端信息安全人才。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信息安全人才实习实训基地,着力培养高层次信息安全实用型人才。支持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

10.加强中高端人才引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引进一批中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以及创新创业团队,对符合条件的中高端人才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重点高校、重点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开展人才引进培养、理论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实践。

11.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支持行业职业能力评价机构、行业协会等开展信息安全人员能力评定工作,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获取信息安全类相关职业认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服务产业发展。

(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12.强化公共服务配套。加强规划咨询、风险评估、评测认证、安全集成、应急响应等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引进培育。围绕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应用场景,建设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态势感知、安全防护、测试验证、培训演练、设备安全检测等共性基础平台。鼓励重点企业、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等组建产业研究院,加强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研究。推动关键设备和专用产品认证检测结果互认。

13.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协会、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重庆市信息安全协会、重庆商用密码行业协会、重庆信息安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行业组织发展,促进政企、校企之间交流合作。支持重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标准制修订,提升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

14.加强交流合作。打造信息安全交流合作平台,鼓励企业开展跨区域、跨行业技术交流合作。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支持知名产品“走出去”,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整合成渝两地信息安全产业优势资源,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依托智博会等平台加强交流互动,举办系列高端论坛、大赛、发布等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探索建立全市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全市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重点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和园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规划,健全完善园区配套服务设施,积极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载体。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联合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加快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建立健全产业发展咨询机制,探索组建全市信息安全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联合开展信息安全相关教育培训,提升干部队伍专业素养。

(二)加强政策支持。认真贯彻《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等文件中支持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政策,结合工信专项资金、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奖补,大力支持重点信息安全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培养等。鼓励重点区县经信(自治县)部门制定支持信息安全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支持重点信息安全类企业承担国家级、市级重点项目。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大对信息安全设备、技术、人员的投入,筑牢信息安全屏障。

(三)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市级、区县、园区三级联动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加大信息安全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各类投资基金等向信息安全产业倾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信息安全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制造业、城市建设、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释放更多信息安全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信息安全技术与各领域有效融合发展。加大产业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认识,营造良好产业发展氛围。

 

本站电话:①⑧⑥⑨⑥⑤②②①⑤①,客服QQ号码:1470511446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风险自担,选择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本站文章、数据。

全球经济数据 2012-2089.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渝ICP备2020010858号-1 公安备案号:5001030200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