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地方经济 > 江西 > 正文
2020年江西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07.5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占67.9%

时间:2021-01-24 23:35:53 阅读: 来源:www.qqjjsj.com

 

   2020年1-12月江西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07.5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占67.9%
江西省财政厅:2020年江西全省财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及鄱阳湖流域特大洪灾不利影响,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省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财政收支情况

2020年12月份,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38亿元,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4.6亿元,增长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866.5亿元,增长4.7%。

2020年1-12月江西全省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4048.3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242.9亿元,下降0.6%,占财政总收入比重8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507.5亿元,增长0.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702亿元,下降2.6%,税收占比67.9%。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6666.1亿元,增长4.4%。

1-12月份,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3101.5亿元,增长22.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出让收入2835.5亿元,增长23.5%。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4003.8亿元,增长54.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016.4亿元,增长14.1%。

1-12月份,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1.7亿元,下降16.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1.9亿元,下降35.9%。

 


二、财政运行分析

(一)财政收入稳中向好。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大幅下滑,全省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下降4.6%和5.1%。面对大战大考,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坚定信心、果断应对,会同税务、人行等部门深入研判,精准调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财政收入企稳回升。随着经济复苏回暖,4月份起财政收入连续9个月回升,全省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增幅分别达到1.2% 和0.8%,好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努力促进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严控非税收入规模,千方百计稳定收入质量,全年“两个税比”分别达到80.1%和67.9%,较一季度分别提高2.1和4个百分点。

(二)税收收入分化明显。2020年全省税收收入完成3242.9亿元,下降0.6%,与全国税收下降3.1%相比,高出2.5个百分点。

分税种看,主体税种中个人所得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增长11%;而反映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表现较弱,分别下降4.3%和5%。地方税种中,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小幅增长,分别为1.7%、2.3%和6.3%;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耕地占用税分别下降10.1%、17.3%、18.7%和22.1%,四个税种合计减收27.8亿元。

分行业看,2020年,全省工业税收完成1225.4亿元,下降0.8%。新兴产业逆势增长,通用设备、计算机、专用设备制造业税收增幅分别达到11.8%、17.7%和21.6%。传统产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卷烟等税收保持增长,增幅分别达到0.8%、8.8%和12.5%;钢铁、化工和汽车业税收大幅下降,降幅分别为33.2%、24.2%和21.5%。服务业税收完成1732.3亿元,下降1.4%,其中,信息软件、金融、租赁服务业税收增长较好,增幅分别为7.7%、9.4%和15.3%;房地产、住宿餐饮行业税收继续下降,降幅分别为9%和67.1%。

分重点企业看,全省50户重点企业税收收入完成834.4亿元,下降0.5%。有33户税收同比增长,其中,受疫情影响较小的烟草、金融类企业增收较大,江西中烟税收增长12.5%,建行、工行、中航证券等金融企业税收分别增长15.5%、17.4%和47%,立讯智造、银泰科技等新兴企业税收增长32.6%、250%。有17户企业税收同比下降,主要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油、电、钢、铜、车等企业,其中九江石化税收下降14.1%,江西电力税收下降19.1%,江西铜业税收下降25.2%,亚东水泥税收下降4.9%,江铃集团税收下降5.4%,新钢集团税收下降7.7%,绿地集团税收下降25.7%,碧桂园税收下降29.6%。

(三)支出保重点惠民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筹集70.4亿元资金支持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下达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90亿元用于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支出,统筹安排洪灾重建资金近60亿元,强化战役抗灾财政兜底保障。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力支持公平优质教育,切实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51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全省民生领域支出5294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9.4%;其中教育支出增长6.1%,科技支出增长6%,农林水支出增长19.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6%。

(四)支持发展积极有为。扩大有效投资,在全国率先发行完成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287.6亿元,比上年翻番,重点支持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聚焦创新驱动,连续七年大幅增加省级科技专项资金。完善政策工具,运用“财园信贷通”“惠农信贷通”、政府引导基金、融资担保、农业担保、创业担保、PPP等财政金融政策撬动社会资本近2000亿元,“输血”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安排工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标准厂房建设等专项资金15.3亿元。推动实施重大区域战略,安排大南昌都市圈各项补助资金800亿元;安排13.5亿元支持赣江新区建设;安排50亿元债券支持19个国家级开发区加快发展。

(五)财税改革持续深化。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出台省与市县收入划分改革方案;调整完善省与市县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在教育、科技、交通运输领域推开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省级零基预算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并在部分市县成功推开;报请省委、省政府出台过紧日子18条硬措施,建立健全省直单位实有账户资金清理长效机制,盘活存量资金13.3亿元。积极推进投资评审、会计服务等领域“一网通办”和“只跑一次”“一次不跑”。预算绩效管理提质扩围,评价范围扩大到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采购、政府债券等项目。省本级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

总体来看,2020年全省财政运行平稳,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压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收入方面,我省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势能和动能仍然强大,必将有力支撑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济运行也面临较多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加上新老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叠加,财政收入“稳增长、提质量”压力较大。支出方面,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新增刚性支出需求很大。特别是,兜牢市县“三保”底线,基层偿债压力不断增大,财政“紧平衡”成为常态。

 


三、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各级财政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工作,积极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积极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财政引导作用,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健全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优化债券投向;提高省发展升级引导基金效能,用好预算内基建资金,推进“两新一重”等重大工程建设。促进扩大内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推动培育新消费模式,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全面落实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用足用好“财园信贷通”、融资担保等财政工具,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等普惠金融,加快优质企业梯次培育。

(二)支持策应重大战略实施。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优化科研经费管理。落实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支持推进大南昌都市圈一体化,推动赣江新区加快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保障粮食安全。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三)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多渠道统筹财政性资金,围绕就业创业等八个方面,集中办好51件民生实事。强化对市县监测预警和财力保障,健全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机制,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强化就业补助等投入,用好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推动稳住就业基本盘。健全社保体系,调整提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医保、低保等保障水平,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推进健康江西建设,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资金保障。

(四)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优化政府间事权划分,推进省与市县公共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稳妥实施省以下收入划分改革,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全省范围推进零基预算和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推进税制改革,落实契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授权事项。深化财政“放管服”,推进市县财政投资评审信息化建设;构建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全省一张网,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制定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全面完成省级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

(五)有效防控财政风险。树牢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推进预算体系间的有效衔接,加大开源挖潜盘活力度,统筹政府资金、资产、资源等要素,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债券资金使用监管;完善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强化违法违规举债融资问责,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应对社保基金运行压力,强化财政社保投入,提高社保基金统筹层次,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

本站电话:①⑧⑥⑨⑥⑤②②①⑤①,客服QQ号码:1470511446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风险自担,选择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本站文章、数据。

全球经济数据 2012-2089.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渝ICP备2020010858号-1 公安备案号:5001030200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