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美国培养高端人才

时间:2023-02-19 08:58:56 阅读: 来源:www.qqjjsj.com

    中国为美国培养高端人才

 

   

美国东部时间(EST)2023年2月15日10时,美国艾尔弗·斯隆基金会(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在纽约公布了2023年斯隆研究奖获得者名单。125名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杰出科学家获奖。

每位获奖者将获得7.5万美元奖金,用于支持其两年内研究的任何费用。

斯隆基金会发布的消息称,“他们的创造力、创新性和研究成就,让他们作为下一代科学领袖脱颖而出。”

 

 

2023年2月7日,另一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奖项、由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颁发的沃尔夫奖(the Wolf Prize)公布获奖者名单。美籍华裔化学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何川等6位科学家荣获2023年沃尔夫奖。

唐云清等北京大学3名校友获奖

据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微信公众号消息,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以来,已有27名院友获得斯隆研究奖。2023年在数学领域的20位获奖者中,有6位是华人学者。其中,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友唐云清、庄梓铨榜上有名。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数学系助理教授唐云清。

 

唐云清,2007年至2011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6年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Mark Kisin教授;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数学系助理教授,此前曾就职于普林斯顿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与巴黎萨克雷大学。2022年10月,唐云清因在算术几何和数论方向取得的显著研究成果而获得2022年度SASTRA拉马努金奖。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数学系助理教授庄梓铨。

 

庄梓铨,2010年至2014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9年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János Kollár教授;现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数学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代数几何尤其是双有理几何方向的研究。庄梓铨因在高维双有理几何方面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贡献,被授予2022年度克雷研究学者职位(2022 Clay Research Fellows)。


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的助理教授Jing Yan。

 

Jing Yan,2005年至2009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 2009年,转向软物质物理学(soft matter physics)领域,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在博士期间,他与Steve Granick合作,开发了新型可重构的活性胶体材料。现为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的助理教授,也是耶鲁大学定量生物学研究所(Qbio)的成员。

朱慧源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位校友获奖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校友基金会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5位留美校友获2023年斯隆研究奖,分别是朱慧源、马琼、王军鹏、吴三丰、田小川。


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朱慧源。

 

朱慧源,中国科大化学院0519校友,来自安徽全椒中学,布朗大学博士,现为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


波士顿学院物理学助理教授马琼。

 

马琼,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0600校友,来自安徽淮北一中,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现为波士顿学院物理学助理教授。


艾克朗(Arkon)大学高分子科学助理教授王军鹏。

 

王军鹏,中国科大化学学院0619校友,来自陕西省西工大附中,杜克大学博士,现为艾克朗(Arkon)大学高分子科学助理教授。


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吴三丰。

 

吴三丰,中国科大物理学院06203校友,来自安徽省合肥市168中学,华盛顿大学博士(导师是9704校友许晓栋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学助理教授田小川。

 

田小川,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0700校友,来自重庆南开中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导师是801校友杜强教授),现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学助理教授。

韩松等清华大学6位校友获奖

据清华大学校友会消息,6位清华校友获得2023斯隆研究奖。


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韩松。

 

韩松,2012年在清华大学电子系获得学士学位,2017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韩松致力于深度学习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他发明的“深度压缩”技术,使得人工智能算法识别物体、生成图像,以及理解人类语言,从而在智能手机上实时运行成为可能;硬件实现“高效推理引擎”,该引擎首先在深度学习加速器中利用了模型压缩和权重稀疏性。


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系助理教授李远志。

 

李远志,2014年在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获得学士学位,同时在数学系获得第二学士学位;2016年和2018年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系助理教授。李远志目前从事深度学习理论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深度学习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凸优化算法与非凸优化算法设计、数据处理算法分析等。


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谭宸浩。

 

   谭宸浩:2010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学士学位,同时在经管学院获得第二学士学位;2016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谭宸浩的研究方向主要为以人为本的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社会科学。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计算机系和高级计算机研究所助理教授、量子信息和计算机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伍骁迪。

 

    伍骁迪,2008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数理基科班)获得学士学位,2013年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现为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计算机系和高级计算机研究所助理教授、量子信息和计算机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伍骁迪主要从事量子信息和计算的理论研究,包括经典和量子密码学、量子通信、量子算法等。


   哈佛大学统计系助理教授柯峥。

 

   柯峥:2009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数理基科班)获得学士学位,201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统计系助理教授。柯峥的研究方向为高维统计、机器学习、社交网络分析、文本挖掘、生物信息学和统计遗传学。


布朗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李嘉。

 

    李嘉,2008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数理基科班)获得学士学位,2014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布朗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李嘉的研究方向为凝聚态实验物理,研究重点是二维材料及其范德瓦尔斯组件中涌现的量子现象。

   尹希,你会发现短发的他,非常的干练。1983年出生的尹希,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现在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正教授,一个物理方面的天才,被誉为神童级别的人物。尹希的物理研究领域很深奥,也很有成就,被誉为下一个霍金。

就像很多优秀的人才一样,他们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去国外留学,以提升自己。但是,很多优秀人才却留在了国外,为他国服务。尹希就是如此,他赴美读博后,加入了美国籍,娶了美国媳妇,为美国做研究。


   尹希12岁就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他是一个早慧的孩子。尹希在9岁多的时候,就进了超常实验班,3年后,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是少年班年龄最小的一个。

少年班出来的孩子,有几个结果是不如人意的,大家可能有所了解。但是尹希不一样,他虽然年龄小,但是自理能力强,方方面面发展都不错。学习成绩优秀,门门功课都在90多分,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1996年进入少年班,通过5年的学习,2001年,尹希大学毕业,此时,他才17岁多,不到18岁,可能对一般的孩子来说,正在读高三。


    2001年,尹希大学毕业,向国外的众多名校递交了入学继续深造的申请书。看到尹希的资料后,尹希所申请的国外名校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表示要接收他,并给予不少的奖学金。在权衡再三下,尹希选择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入学通知书,同时还有2万多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5年后,2006年,尹希获得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尹希是研究物理的,而且是物理领域里非常前沿的理论——弦理论,非常的高深。有人说,尹希会是下一个霍金,甚至要比霍金出色。

弦理论(string theory),即bai弦论du,是理论物理zhi学上的一门学说。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dao就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粒子。这些看起来像粒子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弦的闭合圈(称为闭合弦或闭弦),闭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


2002年,尹希加入了美国籍,成了一名美国人。后来,娶了美国媳妇,养育了一个混血女儿,过上了平常人的温馨的日子。

2006年,尹希哈佛博士毕业后,哈佛专门为尹希打破了自己300年的惯例,那就是不准本校博士生留校继续进行博士后的研究。但是哈佛为了留住尹希而冲破阻挠,打破规定,破例让尹希继续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的研究。


尹希:尹希博士后毕业后,2008年,哈佛大学培养了7年的尹希留校任教,此时,尹希还不到25岁,被聘为物理系的助理教授。到了2015年,仅仅7年后,尹希就提升为了物理系的正教授,此时,尹希还不到32岁。

正是尹希的优秀,让哈佛大学一而再,再而三为之破例,破格让其继续深造,留用,提升正教授。让有才能的人上,是激励人才发挥最大作用的基石。而论资排辈只能打压人的积极性,消磨人的意志。

    何碧玉:1985年生,河南人。2000年,年仅14岁半的她,以750分的优异高考成绩成为了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科学专业录取。


    2004年,清华毕业后,何碧玉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留学,2009年获得神经科学博士。2016年加入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任助理教授。曾经,何碧玉也说过学成之后回国效力,但是她食言了。


本站电话:①⑧⑥⑨⑥⑤②②①⑤①,客服QQ号码:1470511446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风险自担,选择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本站文章、数据。

全球经济数据 2012-2089.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渝ICP备2020010858号-1 公安备案号:5001030200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