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大概率依然维持大区间震
国泰君安:五一小长假期间,国内政策基本平稳,海外市场消息较多,全球股市波动也比较大,短期对投资者心理有一定影响,但总起来A股市场依然会延续4月份的“信心重树与消息影响”的波动状态,短期消息对市场的影响可能在2-3个交易日内就会消化,重点关注ZM之间的博弈是否会升级。
对于国内经济,目前市场预期比较充分,一季度报也披露完毕,5月份第二个周将陆续开始披露4月份经济数据,所以本周市场大概率会处于比较谨慎的状态,不过据海外机构预测,中国二季度GDP将恢复正增长,A股市场点位也不高,所以拉长到未来2—3个月看,指数大概率依然维持大区间震荡。
节前最后一天,鲲鹏哥说5、6月份可能才是中小企业最大的考验,中国40%的中小企业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尤其是外贸型企业,5月份可能面临因海外疫情而订单减少的“二次冲击”,所以对冲政策在5、6月份依然会比较多,需要重点跟踪失业率情况以及外贸数据。此外,5月份对宏观数据的观察,需要从3、4四月份的生产、供应回升状况,转为观察需求恢复状况,市场对经济的核心观察点,已经从复工复产转为需求是否真的开始回暖,或者说需求能否跟上库存的增加速度。
对于海外股市,目前市场担忧的焦点是,复工复产与“抗疫”之间是否会形成冲突,美国各州解封后能否阻止经济增长急剧下滑,且又不会让新冠病毒病例再度飙升。
距离美国11月份大选越来越近,各方为了大选也会用尽手段,虽然有些计划也就是嘴上说说,比如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想要让制造业回流国内,但因为许多美国企业对中国制造业投资巨大,且有大部分营收来自中国,在美国新建工厂可能得花上五至八年时间,所以这个计划很难实施,不过在市场信心比较弱的时候也会短期影响投资者心理,所以5月份在面临各种复杂消息的时候,切不可跟着消息跑,对每一个消息一定要深入分析,因为有些消息只是“消息”,不会真正实施,或者实施的难度非常大。
回到A股,节前最后一天的市场是略超预期的,三大指数均创出本轮反弹的最高,而且略微放量,尤其是科创板和科技股表现出色,超过10只科创板股票涨幅超过10%,半导体指数大涨7%,科创板次新股沪硅产业自上市以来连续上涨,安集科技接近上市以来高点,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虽然消费和医药股仍然是资金抱团的方向,但目前的估值普遍较高,如果前期没买,现在也很难下手,科技股能否接过领涨的大旗至关重要。
指数大概率会与去年5月份类似,会出现“弱中带强”的状态,甚至可能会超预期,节前最后一天也显示了A股的韧性,所以不要追涨杀跌,利空消息基本会在2、3天内被消化,结构性的机会和风险是常态,涨不喜、跌不悲。